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,工作忙,吃饭不规律,再遇上天气寒冷,时常会感到胃部隐隐作痛、反酸等症状。市面上缓解胃部不适的药物很多,但是到底如何选择,什么时候服用,很多人都分不清楚。
首先我们先分清胃药的类型,平常我们所说的胃药主要分为五类,抗酸药、抑酸药、胃黏膜保护剂、促胃动力药、助消化药。
一、抗酸药
抗酸药为弱碱性无机化合物,包括氢氧化铝,碳酸氢钠,铝碳酸镁等,目前大家熟悉和常用的是铝碳酸镁(达喜)。抗酸药型胃药可以直接中和过多的胃酸,达到迅速缓解胃痛的目的,一般在餐后1-2小时或胃病发作的时候服用。进餐后1至1.5小时,胃酸分泌量达到高峰时服用,可发挥药物最大的中和能力,维持药效3至4小时。由于胃酸的分泌是个动态的过程,如果服药效果不明显,可通过增加给药频次缓解胃部不适,比如饭后1小时和3小时各服一次,睡前再加服一次。
二、抑酸药
常用的抑酸药分为两大类,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。此类药物降低胃酸的机制不适直接中和作用,而是吸收后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,抑制胃酸分泌。所以不及抗酸药起效快,但作用时间长,副作用少,胃酸降低明显,因而疗效突出。
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、雷尼替丁、法莫替丁等,这些药物对胃黏膜多无明显刺激性,吸收基本上不受胃内容物的影响,一般规定在餐后或睡前服用。
质子泵抑制剂(PPI)为奥美拉唑,兰索拉唑,泮托拉唑,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等。由于容易受到胃内食物的影响而降低药效,故PPI在每日应在晨起或睡前空腹状态下服用最佳。现在大家常用的是埃索美拉唑(耐信),如今的PPI口服都是肠溶制剂,通常服药后1小时左右可监测到血药浓度,达峰时间在2小时左右,由于PPI的半衰期较短(0.5~1小时),服用过早,大部分PPIs已消除,服用过晚,不能及时抑制已激活的质子泵,故餐前0.5小时服用较为合适。
抗酸药与抑酸药同时服用的时候,应间隔1小时。
三、胃黏膜保护剂
胃黏膜保护剂可防止胃黏膜损伤,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,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有硫糖铝、枸橼酸铋钾、胶体果胶铋,瑞巴派特等。影响此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,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。
注意:
(1)蒙脱石散在餐前服用。
(2)硫糖铝在餐前1小时及晚上临睡前服用;如为片剂需嚼碎。
(3)铋剂在餐前半小时到1小时及晚上睡前服用,服用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,并使舌、大便变黑,停药后会自行消失。
(4)吉法酯和替普瑞酮在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服用。
(5)瑞巴派特一般餐前半小时服用。
四、促胃动力药
常见的药有多潘立酮、莫沙必利片、西沙比利等,最好在饭前15~30分钟服用。这样能在进食时药物已吸收最大疗效,促进进食后的肠胃蠕动,对缓解泛酸、嗳气和胃胀等有较好的效果。需要注意的是,促胃动力药不能与抗酸同时服用。
五、助消化药
常见的有干酵母片、胃蛋白酶、乳酸菌素、乳酶生等,这类药物宜餐后服用。
(临床药学 毕夏 部分资源来自于网络)